胡集镇是鲁北地区历史文化名镇、交通重镇、商贸大镇,因近800年历史的“胡集书会”被国家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蜚声海内外,是惠民县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经贸中心集市,经过历届党委、政府和人民的努力,已经具备了实现新的大开发、大发展的各方面基础条件。2008年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曲艺艺术之乡,2009年被命名为山东省卫生城镇。
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:一级公路220国道和省道乐胡路在镇驻地交汇:东临滨州,沿国道220线到滨博高速(滨州西区)仅9公里,由此驱车至上海全程高速公路,仅用9个小时:北望京津,连接黄骅港的滨大高速已竣工通车;西接济南,220线连接到济南90公里,到济南国际机场70公里,上京津,下沪杭,至胶东各城市及港口均可高速到达。
丰富的资源:全镇版图面积137平方公里,人口6.3万人,是惠民县面积最大,人口最多的乡镇。我镇南依黄河,徒骇河横穿镇中部,充分的土地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将是投资兴业的一大优势;这里又是胜利油田的腹地,丰富的油田资源开发方兴未艾,镇政府具有油田自主使用权;无公害农产品食用菌(年产1200万公斤)、西瓜(年产2200万公斤)、高酸苹果(年产2200万公斤)和万亩桑园将为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提供充足的原材料保障;聚集大量人流、物流、信息流的“胡集灯节书会”和距镇政府驻地仅3公里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“魏氏庄园”将为旅游业发展带来机遇。
完善的基础设施:以小城镇建设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,小城镇规划面积达15平方公里,现为全市“小城镇建设试点乡镇”、全省卫生城镇、全县三大民营经济实验园区之一。城镇楼房建筑面积达40万平方米;建有3.5万千伏变电站三处,变电容量2.3万千伏安,年供电量达4000万度;全镇电话装机达20000余部,移动和联通公司均建有多处分站。
经过多年的发展,胡集镇已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之势。培育起的棉纺家纺、木器加工、建筑建材、拔丝造粒、棉花加工、汽车配件等固定资产过千万元的大项目正在快速发展。
各方面优势在镇党委、政府“解放思想、干事创业、加快发展”总体思路的整合下,正形成海内外有识之士寻求发展、建功立业的发展机遇。 |